2025年3月21日,"颅聚创新 · 智汇转化"医工交叉创新学术专题交流会在初春时节,漫山花海的南京钟山成功举办。
出席会议的有多位全国神经外科的权威专家,针对当下火热的医工交叉合作创新,特别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医工转化,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包含了临床非常关注的医工合作的方式、流程、成果转化等。
会议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建国主任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慧博主任主持,指出了中国医工交叉合作的现状,指明了创新的必要性和合作的方向。
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的李智洋教授分享了"为专利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演讲,为现场的专家和医疗从业者深入浅出的梳理了由创意到专利,再到医工合作的流程和要点。并分享了鼓楼医院的成功专利转化案例——由苏州领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转化的产品"一次性使用吸痰导管包"。
之后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江荣才教授,分享了"低强度脉冲超声的抗休克作用探索",由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的彭爱军教授分享了"机器学习模型实现精准诊治鞍区病变的临床应用"。两位教授各自阐述了实现原理,和医工交叉创新合作的探索,也再次以实践说明了医工交叉合作的重要性和曲折性。
会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专家访谈,使得会议进入了高潮。
访谈以"专利转化如何形成闭环"和"如何以'创新'为起点,到达'改变世界'的终点"为题,由鼓楼医院李智洋教授主持,邀请了:
共同探讨医工交叉合作的要点:合规性、落地性,确保医工合作共赢、保障合作方的利益,并实现创意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专家的热烈探讨中,徐建国主任做了本次会议的总结,深入剖析了医工交叉合作。与会专家的精彩分享,给了在座的临床医护人员和医疗从业者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深度思考,相信这样的探讨,对推动医疗行业的医工合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为鼓楼医院专利转化的合作方,领微医疗致力于神经外科多产品线布局,为神经外科解决临床痛点,在医工交叉合作方面,提供完善的合作平台和保障机制,积极响应临床的创新需求。
新品期待:神外专用血管刀,丝滑锋利,小器大用!领微医疗年内还将有多款医工合作的产品陆续注册获证!